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的消息刚一传出,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地开始 “吹嘘”,宣称很快就能与中国达成 “协议”。 但现实却很可能让特朗普的 “美梦” 破碎。 从谈判的地点和时间来看,就透着一股不寻常。 此次谈判选在瑞典,时间也十分微妙,与此同时,美国还打算对多国征收关税。 这种情况下,美国与欧盟的协商也遇了冷,欧盟甚至都准备好反制措施了。 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局势下,中美贸易谈判想要顺利达成协议,难度可想而知。 中国对美国的态度,也不像特朗普想得那么乐观。 中方对美国并未完全信任,在稀土政策上也留有余地。 毕竟,美国之前的种种行为,实在让人难以放心。 就拿美国将地缘政治问题纳入贸易谈判这事儿来说,这明显是在给谈判增加阻碍。 一边谈着贸易,一边却在南海、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,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,怎么可能让中国轻易妥协? 而且,美国自身的经济状况也不允许它在贸易谈判中太过强硬。 美国现在面临的可不是单纯的通胀,而是滞胀。 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价值 4000 亿的货物,其中 2500 亿是机器、原材料等,这些都是美国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东西。 美国一加关税,就相当于给自己涨成本,上个月加了 10% 的关税后,通胀率几乎要 “爆表”,1 月份涨了 3%,2 月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。 中国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,也迅速展开了反击。 先是对美国的农产品下手,鸡肉、玉米、大豆、高粱等都加征了关税,这直接击中了美国农民的 “要害”。 要知道,2026 年中期选举即将来临,美国农业州可是重要的票仓,农民们这下可得慌了。 这还只是第一步,中国还卡住了稀土、矿产等关键资源,美国军工企业没了这些,生产线都得停摆,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。 不仅如此,中国还把美国的几个实体拉进了黑名单,断了它们在中国做生意和投资的念想。 反观美国,以为加个 10% 的关税就能迫使中国坐下来好好谈,占点便宜就走,这算盘打得太如意了。 中国可不吃这一套,反击又快又有力,美国这回算是 “踢到铁板” 了。 加关税不仅让美国国内通胀加剧,农民叫苦不迭,军工企业也陷入困境,美国想靠这点小手段压制中国,简直是异想天开。 这场贸易战,本质上是全球经济话语权的争夺。 美国长期以来的霸权地位正受到挑战,而中国的崛起势头迅猛。 在这场博弈中,谁能更好地适应变化,谁才能站稳脚跟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美国内部已经乱成一团,而中国则稳扎稳打。 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,关税你来我往,最终受伤的还是各国的经济和人民。 特朗普想要轻易在中美贸易谈判中达成对美国有利的协议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 大家觉得,这场贸易战还会持续多久?美国接下来又会使出什么招数呢?